1.三元鋰電池結構
“三元鋰電池”全稱是“三元聚合物鋰電池”,三元聚合物鋰電池是指正極材料使用鎳鈷錳酸鋰(Li(NiCoMn)O2)三元正極材料的鋰電池,三元復合正極材料前驅體產品,是以鎳鹽、鈷鹽、錳鹽為原料,里面鎳鈷錳的比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,三元材料做正極的電池相對于鈷酸鋰電池安全性高。
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結構特征:
三元理電池結構圖
鎳鈷錳三元材料通常可以表示為:LiNixCoyMnzO2,其中x+y+z=1。
依據3種元素的摩爾比(x∶y∶z比值)的不同,分別將其稱為不同的體系,如組成中鎳鈷錳摩爾比(x∶y∶z)為1∶1∶1的三元材料,簡稱為333型;摩爾比為5∶2∶3的體系,稱之為523體系等。333型、523型和811型等三元材料均屬于六方晶系的α-NaFeO2型層狀巖鹽結構。
例如:NCM811電池,811電池實際來說指的是電池的電極材料,從正極材料上面來說,主要是用80%的鎳、10%的鈷和10%的錳,簡單來說就是將電極的材料變成了8:1:1。
2.三元鋰電池工作原理
鎳鈷錳三元材料中,3種元素的的主要價態分別是+2價、+3價和+4價,Ni為主要活性元素。其充電時的反應及電荷轉移如下:
正極反應:LiMO2—→Li1-xMO2+xLi++xe-
負極反應:nC+xLi++xe-—→LixCn
電池總反應:LiMO2+nC—→Li1-xMO2+LixCn
它的陽極采用能吸藏鋰離子的碳極, 放電 時,鋰變成鋰離子,脫離電池陽極,到達鋰電池陰極。鋰離子在陽極和陰極之間移動,電極 本身不發生變化。這是鋰電池與金屬鋰電池本質上的差別。鋰電池的陽極為石墨晶體,陰極通常為二氧化鋰。充電時,陰極中鋰原子電離成鋰離子和電子,并且鋰離子向陽極運動與電 子合成鋰原子。放電時,鋰原子從石墨晶體內陽極表面電離成鋰離子和電子,并在陰極處合成鋰原子。所以,在該電池中鋰永遠以鋰離子的形態出現,不會以金屬鋰的形態出現。
三元聚合物鋰電池在容量與安全性方面比較均衡的材料,循環性能好于正常鈷酸鋰,前期由于技術原因其標稱電壓只有3.5-3.6V,在使用范圍方面有所限制,但到目前,隨著配方的不斷改進和結構完善,電池的標稱電壓已達到3.7V,在容量上已經達到或超過鈷酸鋰電池水平。
3.三元鋰電池正確的充電方法
(1)用配套的充電器,將三元鋰電池充滿后,輔充一個小時,就可以了。
(2)放電到還剩20℅左右,再充電,過度放電會損壞三元鋰電池。
(3)三元鋰充電時盡量一次充滿。
單節鋰電池的最高充電終止電壓為4.2V,不能過充,否則會因正極的鋰離子丟失太多而使電池報廢。對鋰電池充電時,應采用專用的恒流、恒壓充電器,先恒流充電至鋰電池兩端電壓為4.2V后,轉入恒壓充電模式;當恒壓充電電流降至100mA時,應停止充電。
放電時鋰離子不能全部移向正極,必須保留一部分鋰離子在負極,以保證在下次充電時鋰離子能夠暢通地嵌入通道。否則,電池壽命會縮短。為了保證石墨層中放電后留有部分鋰離子,就要嚴格限制放電終止最低電壓,也就是說鋰電池不能過放電。
單節鋰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壓通常為3.0V,最低不能低于2.5V。電池放電時間長短與電池容量、放電電流大小有關。電池放電時間(小時)=電池容量/放電電流,且鋰電池放電電流(mA)不應超過電池容量的3倍,例如:1000mAh的鋰電池,則放電電流應嚴格控制在3A以內,否則會使電池損壞。